新闻中心
迪信通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新闻中心>>像水滴融入大海:“知青二代”在上海迪信通…
“有时候会梦见小时候的事,梦里面是很压抑的,一大家子人围一桌吃饭,但全程不敢说话也只敢动自己面前的那盘菜,一直都很小心翼翼地看人脸色,生怕自己哪一点做得不好惹大人不高兴。”陈亚鹏和记者分享了这段专属于“知青二代”的独特记忆。
在拥有2500万人口的魔都,陈亚鹏是带着知情子女身份回归故乡的异乡人,又最终像水滴融入大海一样被上海拥抱。
故乡的异乡人
陈亚鹏的父亲是支援安徽建设的上海知青,后来和当地的姑娘结婚,生下一名独子。儿时的陈亚鹏和很多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庇佑下无忧无虑地长大。“唯一有点不同的是……“陈亚鹏告诉记者:”父亲会经常跟我说起他在上海的日子,我很小就模糊地知道,有一天我是要回到上海的。”
90年代初的一天,忽如一阵春风拂过,“上海知青子女可以回沪一人”的政策毫无征兆地出台,陈亚鹏父亲回沪的愿望至此算是达成了一半:虽然自己不能立即回上海工作,但是唯一的儿子可以回归城市,拥有上海户口。
就这样,年仅16岁的陈亚鹏尽管并不愿意回到那个陌生的城市,但还是带着父亲的期盼回到了上海,和爷爷奶奶、伯父伯母挤在一起。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尝尽人生百态。现在开朗健谈的陈亚鹏在谈起这段回忆时说,一开始亲戚们对自己都带有一种同情心理,对自己接纳度挺高的,但总归是在别人的屋檐下,不似在安徽父母身边那样任性。
“那时父母都告诉自己要努力学习,好好找工作,但其实那段时间挺迷失的,因为我不知道我究竟是上海人还是安徽人。”陈亚鹏向记者袒露自己那时候的心情道:“大家都在告诉我,我的根在上海,但是我又常常觉得自己游离在上海之外。”
对陈亚鹏来说,缓解不安的方法就是努力奋斗,于是他考入立信会计学院学习会计,他心里想着要快快读大学、毕业工作,尽快独立。
但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地点不在上海,而是去往苏州的一家公司做财务,工作时间自由,薪水不错还包吃包住。这份在别人看来还不错的工作,陈亚鹏在一年后就渐渐觉得无聊、没有挑战。他的心里,还是放不下上海。
像水滴融入大海
2005年,27岁的陈亚鹏再次回到上海,这一次没有亲戚可以依靠、没有父母可作助力,除了一纸上海户口,他和其他来上海拼搏的外地年轻人一样,要全凭自己的努力在这个城市立足。
就像高山流水亦需要知音一般,有拼劲又聪敏肯干的陈亚鹏还需要一个同样处于成长期的平台,让好风凭借力,送他上青云。在2005年的春天,陈亚鹏看到迪信通招聘储备店长的信息,冲着月薪“5千-1万”里面的1万薪资及将来可转向管理层的机会投递出了简历,一轮轮面试下来,凭借爽朗的性格及财务背景获得了这份工作。
“当时得到这个工作机会很珍惜啊,因为前一份财务类的工作比较枯燥,都是在看各种报表,现在碰到一份有趣又热爱的工作,就想把积攒了很久的力气都使出来。”陈亚鹏告诉记者说,迪信通的储备店长并不等同于脑海中颐指气使的“店长”形象,要从基础店员做起,当时干劲十足,连续加班过400多天也依旧干劲十足。因为他看到了一个明确的未来,一个不需要倚靠任何关系,只要个人付出就能得到相应收获的员工成长平台。在迪信通内部,不论员工的出身如何,只要个人愿意学习,都有机会参与到“红苹果项目”,“红苹果项目”是迪信通针对内部人才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拔、培养、储备、晋升的人才管理项目。
持续的努力换来了收获,在入职四个月后陈亚鹏就获得一个好机会——担任迪信通正大广场店店长,全面负责该店的所有事务,既要盯着店面的销量,也要整合团队力量,提振士气创造良好效益。
谁能想到,之前让他迷茫乃至苦恼的“知青二代”身份,竟然有一天能帮助他更好地适应工作,成为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正大广场店的新任店长,他不仅要继续面对本地人为主体的消费者,同时也要管理好以外来人员为主的销售团队。因为自身上海人的身份,所以陈亚鹏很懂上海人的消费心态,带领团队制定了不少针对本地人的促销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因为自己生长于安徽,所以他对于外来员工在心理上天然多了一份亲近感,对内常常关心下属的工作、生活。他在任职正大广场店店长时期,月销量和营业额都得到了3倍增长,门店从D类店升级为C类店。在门店经营上的突出表现,也让陈亚鹏获得领导的赏识,让他从销售一线转向公司管理层,站在更高的位置负责更广阔的事业。
从2005年至今,在迪信通工作的11年间,陈亚鹏见证了上海迪信通由几十家门店到一百七十多家门店的扩张发展。于此同时,陈亚鹏自身也在不断成长,从普通店员到独当一面的店长,从一线的销售转为幕后的管理,职位变动的过程伴随着收入的增长,经济条件的好转让陈亚鹏对上海这座城市愈发有了归属感。
除了工作,在迪信通的十一年里,陈亚鹏还收获了一份美满的婚姻。他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他们过去一年在海岛度假的照片介绍说:“我太太是之前公司的一个助理店长,她是安徽人,聪明又漂亮。”“本来是计划今年跟妻子一起去美国度假,但妻子预产期在今年年底,所以就陪着她一起在上海。”说起妻子的时候,他的眼里眉间尽是藏不住的笑意。
陈亚鹏的经历其实是很多同期上海下乡知青子女的缩影。可以说,他是不幸的,因为那段特殊的历史,他成为了故乡的异乡人,16岁独自回上海面临很多未知;但他又是幸运的,不断发展的迪信通给了他很好的平台,以完备的人才培养系统来接纳他、培养他。陈亚鹏在迪信通上海分公司奋斗的11年里与企业共同成长,见证了迪信通逐渐成长为国内手机零售商巨头、香港上市公司,迪信通也给程亚鹏机会让他一步步从基层员工做到开发部总监,就业、升职、买房、结婚,逐渐融于这灯火闪耀的都市。